翁贝托·埃科,这位博洛尼亚大学的教授,在摆弄了好多年玄奥的符号学后,将他早年写的几篇科幻童话故事编成了一本书——《矮人星上的矮人》。我随手翻了翻,有一段写火星人接见三个来访的地球人(他们是美国人、俄罗斯人和中国人)很有趣:“火星人有六个手臂,一下子握住了三个人的手,剩下的手,摆出了问候的姿势。”
《玫瑰的名字》《傅科摆》《昨日之岛》《波多里诺》《洛阿娜女王的神秘火焰》……这些书的每一句话似乎都在煞费苦心地表明语言的玄秘奥义和符号诡谲多变的面孔。然而,语言的源头是简单的——《诗经》是简单的,《创世记》是简单的。配有欧金尼奥·卡尔米插画的《矮人星上的矮人》也是简单的,简单得就像书中描述的一位探险家造访的矮人星,那里的人不知道医院干什么用,因为他们在山丘上散散步就会很健康。探险家“带着一系列由地球人创造的美妙的东西”来试图改造矮人星,却被矮人星人的自然、质朴,及其简单的理念所感化。
生命的符号化是能量和时间的造化,随之而来的是忘却和怀念。我们都曾是矮人星上的矮人。人老了就会更多地面对孩子,面对远去又悄然回归的童心,这是人的宿命,大概也是文学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