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虚构
    • 虚构文本
    • 重述故事
    • 闪说乱语
  • 评论
    • 文学随笔
    • 声色符号
    • 前言后语

反讽者

穿越者乔治·桑塔亚纳

2016年2月6日 by 刘春新 5 评论

“……我来自雅典……在波斯顿,我听到伊利亚特喧声在漫长时光中传扬的韵律,看到柏拉图的理念在千年尘世的流转形态。 … [阅读更多…]

分类:闪说乱语 标签:诗人, 作家, 乔治·桑塔亚纳, 小说

大卫·休谟的回忆片断

2016年2月6日 by 刘春新 0 评论

……想到让-雅克·卢梭,我就想起年轻时在韦尔德霍尔和安伦代尔侯爵度过的冬天——我试图用我的人性论抚慰一个疯子的 … [阅读更多…]

分类:闪说乱语 标签:文学家, 卢梭, 哲学家, 小说, 大卫·休谟

H.G.威尔斯的“维基百科”和《脸书》

2016年1月31日 by 刘春新 1 评论

H.G.威尔斯晚年时设想构建一个取代“大量互不合作的神经节”的“世界大脑”,能够为全人类提供一切对于现实的记忆 … [阅读更多…]

分类:声色符号 标签:时间机器, 科幻, 詹姆斯·格雷克, 随笔, 脸书, 维基百科, H.G.威尔斯

山鲁佐德和山鲁亚尔

2016年1月28日 by 刘春新 0 评论

她给他讲故事,因为只有没完没了的故事才能延续他对她的兴趣。由于王后的欺骗和背叛,他已不再相信女人的爱情,每天娶 … [阅读更多…]

分类:重述故事 标签:故事, 山鲁佐德, 一千零一夜, 小说

我们都曾是矮人星上的矮人

2016年1月27日 by 刘春新 0 评论

翁贝托·埃科,这位博洛尼亚大学的教授,在摆弄了好多年玄奥的符号学后,将他早年写的几篇科幻童话故事编成了一本书— … [阅读更多…]

分类:声色符号 标签:童话, 翁贝托·埃科, 书评, 安伯托·艾柯

《致命框架》与讲故事的塔罗牌

2016年1月19日 by 刘春新 0 评论

设计和玩法上的创意使四格漫画的组合成就了一部非凡的游戏。我说的是《致命框架》。游戏的文本由多个不同的画面构成, … [阅读更多…]

分类:声色符号 标签:马克·萨波塔, 文本, 游戏, 随笔, 罗兰·巴特, 卡尔维诺, 亨利·布瑟, 塔罗牌, 安伯托·艾柯, 小说

纳博科夫的“护照”

2014年12月21日 by 刘春新 2 评论

传记作家和文学记者们不知道把纳博科夫当成哪个国家的作家好,因为他出生在俄国,在美国生活过,后来又住到了瑞士。对 … [阅读更多…]

分类:文学随笔, Featured 标签:玛丽, 洛丽塔, 微暗的火, 随笔, 绝望, 纳博科夫, 劳拉的原型, 书评

《嫉妒》的叙述者与谷歌眼镜

2014年3月1日 by 刘春新 0 评论

电影拍摄者正在热议谷歌眼镜的主角视角叙事将为他们的创作带来的可能性,有两部法国文学文本能让我们预先领略一下这种 … [阅读更多…]

分类:声色符号 标签:电影, 文学, 随笔, 叙事, 嫉妒

敦亚佐德

2014年2月17日 by 刘春新 0 评论

敦亚佐德从不炫耀自己的本领和功绩。三年多来,她收集、整理和撰写了许许多多寓言,以及妙语、笑话和名人轶事,将向山 … [阅读更多…]

分类:虚构文本, 重述故事, Featured 标签:敦亚佐德, 故事, 一千零一夜, 小说

达恩顿与“数字文人共和国”

2013年7月6日 by 刘春新 0 评论

哈佛大学图书馆馆长罗伯特·达恩顿设想在数字时代实现18世纪人们想象的“文人共和国”:一个没有警察、没有边界、没 … [阅读更多…]

分类:声色符号 标签:科技, 数字阅读, 数字化, 随笔, 罗伯特·达恩顿, 传播

《纳博科夫的爱情》序

2013年7月6日 by 刘春新 0 评论

帕斯说:“爱情是哲学的后代,是诗歌情感的后代,这种情感把它所触及的一切转变为一个意象。”还说,爱情历史是作家们 … [阅读更多…]

分类:前言后语 标签:洛丽塔, 文学评论, 纳博科夫, 序言

水晶透镜和蜘蛛网

2012年12月10日 by 刘春新 0 评论

在被逐出生活了24年的犹太部落之后,巴鲁赫·斯宾诺莎住进了阿姆斯特丹远郊的一间阁楼,靠研磨水晶的透镜谋生,继续 … [阅读更多…]

分类:闪说乱语 标签:散文, 哲学家, 哲学
1 2 … 4 下一页 »

精选文章

  • 作为一门艺术的犯罪

    纳博科夫偏好“作为一门艺术的犯罪,以及纸牌游戏的骗局”①,并以此来隐喻文本,模...

  • 俄罗斯美女伊林娜

    《俄罗斯美女》中的伊林娜继承了俄罗斯女人的美貌和命运,却对她们及其背后的男人们...

  • 追寻与可能性传奇

    追寻是托马斯·品钦的偏好。也曾是纳博科夫的偏好,他在个人生命的历程中追寻历史的...

  • 语言哲学家的艳遇

    我从英国回来后——我们的朋友王楚怀对我们说——受武汉一所大学邀请去搞了一期语言...

  • 两个角色与一座城市

    13世纪,一个意大利人沿着丝绸之路行游东方诸国,带给世人一本奇妙的书《马可·波...

标签

一千零一夜 乔治·桑塔亚纳 书评 享用 博尔赫斯 卡尔维诺 历史 叔本华 叙事 哲学家 唐·德里罗 地狱 天秤星座 嫉妒 安伯托·艾柯 小说 尤利西斯 山鲁佐德 巴别 忽必烈 托马斯·品钦 故事 敦亚佐德 文学家 文本 沉默之子 洛丽塔 片断 特洛伊 电影 白噪音 神话 纳博科夫 纸牌游戏 绝望 维基百科 罗伯-格里耶 罗兰·巴特 诗人 语言哲学 迈克尔·伍德 重述 镜中花 陶渊明 随笔

关于 关注 联系 友链

Copyright © 2019 反讽者 · 苏ICP备15001756号-2